博主:👍不许代码码上红
欢迎:🐋点赞、收藏、关注、评论。
格言: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文章目录
- 一、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体系
- 二、分层带来的好处
- 2.1 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 2.2 灵活性好
- 2.3 结构上可以分割开
- 2.4 易于实现和维护
- 2.5 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 三、OSI的七层协议
- 四、TCP/IP的四层协议
- 五、五层协议体系结构
- 六、五层结构
- 6.1 应用层
- 6.2 运输层
- 6.3 网络层
- 6.4 数据链路层
- 6.5 物理层
一、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体系
为了完成计算机间的通信合作,把各个计算机互联的功能划分成定义明确的层次,规定了同层次进程通信的协议和相邻层之间的接口服务。这些层、同层进程通信的协议及相邻层接口统称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三要素:语义、语法、规则。二、分层带来的好处
2.1 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某一层并不需要知道它的下一层是如何实现的,而仅仅需要知道该层通过层间的接口(即界面)所提供的服务。
2.2 灵活性好
当任何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层间接口关系保持不变,则在这层以上或以下各层均不受影响。
2.3 结构上可以分割开
各层都可以采用合适的技术实现。
2.4 易于实现和维护
这种结构使实现和调试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变得易于处理,因为整个系统已经被分割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2.5 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每一层的功能以及所提供的的服务都已经有了精确的说明。/font>
通常各层需要完成的工作有: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分段和重装、复用和分用、连接建立和释放。
三、OSI的七层协议
从顶向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四、TCP/IP的四层协议
从顶向下:应用层(各种应用层协议)、运输层(TCP或者UDP)、网络层IP、网络接口层。
五、五层协议体系结构
从顶向下: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六、五层结构
6.1 应用层
主要任务: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
应用层协议的定义是应用进程之间通信和交互的规则。这里的进程就是指主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我们把应用层交互的数据单元叫做报文。
6.2 运输层
主要任务:负责向两台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
运输层主要用连个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TCP: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其数据传输单位是报文段。
UDP:提供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的数据传输服务,其数据传输的单位是用户数据报。
6.3 网络层
主要任务: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在发送数据时,网络层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者包进行传送。
有时,分组也叫做IP数据报。
6.4 数据链路层
主要任务:在两个相邻的结点之间传送数据时,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组装成帧,在两个相邻的结点间的链路上传送帧。
每一个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
6.5 物理层
主要任务:在物理层上传输的数据的数据单位是比特,发送方发送0(或者1)时,接收方应该接收到0(或者1),而不是1(或者0)。因此物理层要考虑用多大的电压来表示“1”或者“0”,以及接收方如何识别发送方所发送的比特。物理层还要确定连接电缆的插头应当有多少根引脚以及各引脚应如何连接。
注意:解释比特所代表的意思不是物理层的任务。传递信息所利用的一些物理媒体,并不在物理层协议之内而是在物理层协议下面。